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_古代_陳麗萍_線上閱讀無廣告_第一時間更新

時間:2024-11-02 03:21 /免費小說 / 編輯:楚楓
主角是后妃傳,武則天,賢妃的小說叫做《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這本小說的作者是陳麗萍傾心創作的一本未來、軍事、史學研究類小說,內容主要講述:⑤ 《故楚國夫人贈貴妃楊氏墓誌銘並序》,《彙編》鹹通041,第2410頁。 於瞭解晚唐諸帝吼妃集

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

作品長度:中長篇

需要閱讀:約4天零2小時讀完

作品歸屬:女頻

《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線上閱讀

《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第57篇

⑤ 《故楚國夫人贈貴妃楊氏墓誌銘並序》,《彙編》鹹通041,第2410頁。

於瞭解晚唐諸帝妃集葬地的桔梯所在。

(3)唐代的妃卒能得皇帝輟朝禮①者較少,楊貴妃之僅有睿宗豆盧貴妃與王賢妃,玄宗分別為之輟朝三;德宗韋賢妃,憲宗為之輟朝三。即使加上中宗為武則天、武宗為義安王皇、哀帝為何皇三位太所行輟朝禮,總共不過六例而已,且皆為子、孫輩為妃之而行輟朝禮。懿宗為楊貴妃輟朝一,是目所知唯一皇帝為當朝嬪妃所行之禮。

(四)郭淑妃

同昌公主生。②

按:

(1)郭淑妃女與懿宗的情特殊厚,所受寵也超乎尋常:鹹通九年 (868)二月二,同昌公主許嫁韋保衡;鹹通十年 (869)正月初九出降;鹹通十一年八月己酉病逝。懿宗為此殺翰林醫官韓宗昭(紹/劭?)等二十餘人,命收捕其族三百餘人於京兆獄。諫官皆不敢言,平章事劉瞻與京兆尹溫璋上表諫,皆遭貶斥;右諫議大夫高湘等也因與劉瞻善而受牽連,由此引發了懿宗朝的第一宗宮廷大案。鹹通十二年正月辛酉,葬同昌公主於少陵原,郭淑妃與懿宗在延興門哭。③

鹹通十三年 (872)五月乙亥,國子司業韋殷裕於閣門狀,奏郭淑妃內作坊使郭敬述事。懿宗當下令杖殺韋殷裕,籍其家人

————————

① 有關隋唐時期的輟朝制度研究,可參見朱振宏《隋唐輟朝制度研究》,《文史》2010年第2輯, 第113~145頁。

② 《舊》卷19上, 第675頁;《新》卷83, 第3674 頁;《通鑑》卷251, 第8139頁。

大中三年 (849)七月三生同昌公主。

③ 《贈故同昌公主衛國公主制》,《詔》卷42, 第188頁。

《舊》卷19上,第675~677頁;《新》卷9、卷83,第262、3674頁;《通鑑》卷251、卷252,第8139、8159~8161頁;《會》卷6,第86頁;《南部新書》辛,第128~129頁; (唐) 蘇鶚:《杜陽雜編》卷下,北京:中華書局,1958, 第53~58頁;《太平廣記》卷237, 第1825~1828 頁。

入掖,其季韋君卿與妻太府少卿崔元胤等皆貶官嶺南,給事中杜裔休、門使田獻銛等也受牽連,引發了懿宗朝的又一宗宮廷大案。① 這兩樁宮廷大案的起因即郭淑妃女,懿宗在鹹通晚期為此大興牢獄、貶斥官員、聽任韋保衡權等,加速了朝政的腐敗和混。②

(2)郭淑妃還養小唾盂局宮人蘭英為女,蘭英鹹通八年二月六葬於萬年縣樂鄉,至於其被收養的因、卒年、年歲及亡原因等,皆待考。蘭英墓誌的出現,為唐代妃收養子女問題的研究增添了新內容。③

(五~六)崔婕妤、王婕妤

名號僅見載於《唐會要》。④

(七)雷氏

第三子涼王侹生。⑤

按:

(1)涼王墓誌中雖僅提到了其生姓氏,這比兩《唐書•懿宗諸子傳》中的諸王“亡其氏、位”的記載仍略詳盡了一步,但墓誌中並沒有提到雷氏的封號。關於這一點,可參見上憲宗妃“杜氏”條。

————————

① 《舊》卷19上,第679~680頁;《新》卷9,第263 頁;《通鑑》卷252, 第8163~8164頁。

② 《舊》卷19上、卷177,第679~680、4602~4606 頁;《新》卷 184, 第5396~5398 頁;《通鑑》卷252, 第8163~8164頁。

陳麗萍:《唐懿宗的妃》,待刊。

③ 《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 (貳)》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第291頁;《唐內人蘭英墓誌》,《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貳(下),第246頁。

陳麗萍:《唐〈內人蘭英墓誌〉釋讀——兼談唐代妃的收養現象》,《碑林集刊》十六,第48~56頁。

④ 《會》卷3, 第37頁。

⑤ 《唐故涼王墓誌銘並序》,《全唐文補遺》第2輯,第79頁。

鹹通六年生第三子侹。

(2)據志文載,涼王生於鹹通六年,卒於乾符五年 (878)。又已知懿宗第五子僖宗生於鹹通三年。再據兩《唐書•懿宗諸子傳》,涼王“鹹通三年封,乾符六年 (879)薨”,可知兩《唐書》的相關記載有誤:生於鹹通六年的李侹不可能在鹹通三年得封“涼王”;“乾符六年”是其葬年而非卒年。又,若按生年排行,僖宗當為涼王之兄而非其,但僖宗為懿宗第五子的記載遍佈史籍,似無直接證據推翻,那麼涼王墓誌中何以將其寫作懿宗第三子,也不得其解。

僖宗

唐僖宗有二子、二女,諸子、女生皆闕載。僖宗諸妃兩《唐書》無傳,其它史料也罕有記載,僅搜獲三條相關資訊如下:

鹹通十五年正月四,法門寺地宮關閉時,某昭儀與晉國夫人分別隨僖宗施捨“霉仪一副四事、二副八事”供養①,此昭儀與晉國夫人,應即僖宗嬪妃。

廣明元年 (880)十二月甲申,左軍中尉田令孜帥神策兵五百奉僖宗從金光門逃往蜀地,以避黃巢大軍,倉促間,僖宗惟帶福、穆、澤、壽四王及“妃嬪數人從行”。②

光啟三年 (887)七月僖宗德音:“六宮嬪御見在者,人數不多,此外不令更有添置。或有因緣盜寇,流落外方,宜委所在吏,與嫁遣,任自營生,不用到駕,冀免虛有勞費。自此,諸更不用聲樂及女子。”③可知僖宗嬪妃本不多,戰離散之,僖宗下令今不再添置嬪妃;還有部分嬪妃因戰流落民間,僖宗也任其自由婚嫁營生。

——————————

① 《應從重真寺隨真供養祷桔及恩賜金銀器物函等並新恩賜到金銀物帳碑》,第228頁。

② 《通鑑》卷254, 第8239 ~8240 頁。

又據《舊》(卷19下,第709頁)載為“上與諸王、妃、數百騎,自子城由光殿金光門出幸山南”。

③ 《光啟三年七月德音》,《詔》86, 第449頁。

昭宗

唐昭宗有十七子、十一女,其中二子、一女生姓氏存。昭宗妃兩《唐書》入傳者為何皇

(一)何皇 (宣穆)

子德王裕、第九子哀帝,平原公主生。①

光化元年 (898)四月庚子,昭宗立何淑妃為皇。五月己巳朔,以立大赦。②

天佑元年 (904)八月壬寅夜,昭宗遇弒;次午時,樞密使蔣玄暉矯詔宣何皇令,命皇太子即位;丙午,哀帝柩即位。九月庚午,中書門下奏“大行皇帝皇臨四海,德冠六宮,推尊宜正於鴻名,敬上式光於睿孝,望上尊號曰皇太”,哀帝依準。但何太的冊封禮卻一再拖延推遲。如天佑元年十一月乙酉敕,“據太常禮院奏,於十二月內擇冊太者。朕近奉慈旨,以山陵未畢,哀方纏……吉凶之禮,難以並施。太冊禮,宜俟山陵畢”。天佑二年 (905)二月丁未,昭宗靈駕引發,何太與哀帝在樂門外祭奠。又據四月壬寅敕,“昨所司定今月二十五行皇太冊禮。再奉慈旨,以宮殿未工作,蒸暑不勞人,宜改吉辰,固難違命。冊禮俟修大內畢功,所司以聞”。五月丙寅,有司修皇太宮成,中書奏:“皇太慈惠臨人,寬仁馭物,早葉倶天之兆,克彰誕聖之符。今奐新宮,規摹舊典,崇訓既徵於信史,積善宜顯於昌期。太宮請以積善為名。”故何太又稱“積善太”。七月壬午,宰臣柳璨、禮部

————————

① 《舊》卷20下,第785~786頁;《新》卷10、卷83, 第302、3675 頁;《通鑑》卷261、卷263, 第8511、8593、8636頁;《會》卷2、卷29, 第18、638頁。

(57 / 118)
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

賢妃嬖寵:唐代后妃史事考(出版書)

作者:陳麗萍 型別:免費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